在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,危废撕碎机的金属材质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耐用性、安全性和处理效率。金属部件的材质要求需根据具体处理对象(如化工废料、垃圾、含重金属废物等)的特性进行针对性设计,以下是关键考量点:
1. 耐腐蚀性要求
危废常含酸性、碱性或等腐蚀性成分。金属材质需具备强抗腐蚀能力,否则易导致部件锈蚀、变形甚至失效。例如,刀片、轴承等部件常采用316L不锈钢(含钼元素,耐酸碱)或双相不锈钢(兼具强度与耐蚀性)。对于高腐蚀环境,可能需表面镀层(如碳化钨涂层)或陶瓷复合材质。
2. 耐磨性与硬度
危废中可能混杂金属碎片、玻璃、建筑废料等高硬度物质,对撕碎机刀片、筛网等部件磨损严重。材质需具备高硬度和耐磨性,通常选用高铬铸铁(如Cr26)、工具钢(如H13)或硬质合金。高铬铸铁的硬度可达HRC60以上,且通过热处理可提升耐磨寿命。
3. 抗冲击韧性
撕碎机运行时承受高频冲击载荷,材质需兼具高强度与韧性。例如,转子或主轴多采用42CrMo合金钢(经调质处理,抗拉强度≥1000MPa),避免脆性断裂。而高锰钢(如ZGMn13)在受冲击时表面可硬化,适用于衬板等部件。
4. 高温耐受性
部分危废处理涉及高温环境(如焚烧预处理),金属部件需在200℃~500℃下保持性能稳定。耐热钢如310S不锈钢或耐热合金(如Inconel系列)可有效抵和蠕变。
5. 经济性与可维护性
材质选择需平衡成本与寿命。例如,刀头可采用高成本硬质合金,而机身框架选用Q345B碳钢以降低造价。同时,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易损件,减少停机损失。
总结
危废撕碎机的金属材质需综合腐蚀性、磨损强度、冲击载荷等工况,通过合理选材(如不锈钢、合金钢、耐磨铸铁)及表面强化工艺,延长设备寿命并确保处理效率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废物成分分析及成本预算,制定针对性材质方案。
